西塘鎮位于嘉善縣北部,是全縣的經濟、交通、文化副中心,為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全鎮區域面積82.9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63萬人,外來人口3.61萬人,轄18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先后獲得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文明鎮、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省級旅游風情小鎮、省級園林城鎮等榮譽稱號。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52億元,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23.02億元,財政總收入9.3億元、增長10%、增幅嘉善縣第1,實現外貿出口45.8億元、同比增長33.5%,固定資產投資30.5億元、同比增長34.6%。
1.西塘是長三角地區的區位要鎮。西塘鎮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位于上海、杭州、寧波、蘇州四大核心城市的交叉點,東距上海市中心70公里,西至杭州90公里,南瀕乍浦港35公里,北接蘇州7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往北到江蘇有平黎公路、常嘉高速和規劃建設的通蘇嘉甬高鐵“嘉善北站”,往南有申嘉湖高速、滬杭高速和滬杭高鐵,西塘到高速入口或高鐵站均在20分鐘車程之內。西塘依靠緊鄰上海的優勢,主動接受上海輻射,共享上海優質資源,在產業、人才、服務等方面與上海全面對接,走出了一條城郊型小鎮與毗鄰大都市合作發展的新路子。
2.西塘是承擔國家使命的戰略重鎮。西塘鎮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的五個鄉鎮之一,肩負著國家戰略先行軍的重要職責。近年來,西塘鎮牢牢把握“一體化、高質量、生態綠色”三個關鍵,積極推動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祥符蕩創新中心、水鄉客廳等重點區域征遷全面鋪開,示范區企業交流服務基地、南祥符蕩環線綠道、方廳水院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用,浙大智慧綠洲數慧云巷園區開園運營,13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長三角跨省“一窗通辦”,西塘小學、嘉善三中開啟上海名校托管新模式。
3.西塘是經濟發展的平臺大鎮。西塘鎮是“中國紐扣之鄉”,集聚紐扣企業上千家,年產紐扣800億顆,大舜鈕扣曾占據全國紐扣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至今紐扣行業仍占全鎮稅收的三分之一。西塘出口加工區于2010年1月獲國務院批準,是省內第4個出口加工區,2015年1月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綜合保稅區,2016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作,是全省第一個海關特殊監管區成功轉型范例2024年嘉興綜合保稅區考核排名挺進全國前20、首次進入A類。作為上海自貿區的項目協作區進行錯位發展,實行“境內關外”政策,具有保稅加工、保稅物流、貨物貿易、設計研發等功能。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以世界500強富士康、電子紙行業龍頭東方科脈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以世界500強住友光電、中糧集團和物產中大集團為代表的保稅貿易核心產業。
4.西塘是魚米豐盈的農業強鎮。地貌特征“五田一水四分地”,是富庶的魚米之鄉,耕地復種面積9.1萬畝、全縣最大;糧食產量4萬噸、產量穩居全縣第1、占到全縣近三分之一。先后實施省級鄉村振興集成創新、國家級農村綜合性試點試驗改革,先后建成長三角地區稻米集鏈程度最高的嘉善糧食全產業鏈集成創新基地、浙北最大功能最全的“雙強”智慧化綜合服務中心等一批現代農業設施項目,首創“持股飛田”未來農業共富模式,并與國內水稻栽培領域唯一院士張洪程教授共建全縣首家農業院士工作站,成功培育凌龍智尚、嘉善老酒2家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2024年全鎮實現農業產值4.87億元、同比增長3.18%。
5.西塘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西塘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春秋的水,唐宋的鎮,明清的建筑,現代的人”之稱,景區面積3.03平方公里,現有保存完好的1.1平方公里、25萬平方米明清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保存面積最大的江南古鎮,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景區三次列入中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入選入境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城鎮試點,先后獲得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杰出成就獎、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5A級旅游景區、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榮譽。